当前位置

新闻 > 媒体报道

这里有全国首个“人工角膜”产品

时间:2014-02-25 点击:2405

全国首个“人工角膜”产品已由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目前,该公司已在龙岗区投资建成产业化的规模生产基地,除科研人员要在11月才能到岗外,其他岗位人员已在基地正常办公。近日,记者来到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探营,了解“人工角膜”的应用。

生产环境要没有污染源

在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组织工程实验室,开始“探营之旅”。

“我们的产品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张斌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了产品生产环境必须没有污染源。回忆起当初选择在中海信园区建设生产基地的理由,张斌表示,除了园区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外,实验室层高必须在5米以上。他们用近两个月时间马不停蹄跑遍全市多个区的科技园区,发现只有龙岗区中海信科技园拥有6米层高以及光明新区一科技园符合条件。

“中海信科技园处于国家水源保护区,进驻企业很少排污,符合我们的生产要求。”张斌说,中海信科技园还积极主动帮助公司解决了之前阻碍企业发展的环评问题,贴心服务让团队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坚定了企业落户的决心。

实验室高规格“整装待发”

穿上已消毒的白大褂、干净的鞋套,别起头发塞进一次性帽子,把手洗干净,一系列动作做完,在“全副武装”后,张斌按下了指纹打开密码锁,记者跟随他进入了实验室。

在研发空调机房,记者看到了大型空调设备,感受了实验室对于层高的高要求。走到洁净区,透过玻璃门,记者看到了几间还没投入使用的工作间,整个区域处于密闭状态。

“抱歉,这里已经做过消毒,我们不能进去了。因为产品在药疗器械行业对洁净级别要求最高,洁净区在投入使用后也会限制人员进入数量。”张斌在咨询工作人员后说道。

当来到外包间时,记者发现这里的空间并不大,和想象中的大包装工作间完全不同。“我们规划投入生产后,每天只生产200个。”张斌就记者的疑惑做了解释。

参观完整个实验室,记者发现,这里的占地空间相对曾在南山科技园区看到的实验室,并不大,但同样布局合理,空间能得到有效利用。

成功研制全国首个“人工角膜”

一直以来,让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的惟一方法是移植异体人角膜,但目前全国人捐献角膜每年仅3000例,而全国需要移植的角膜病患者超过500万,每年还新增10多万患者。由于捐献角膜的严重缺乏,又没有替代品,远不能满足患者需要。


9月29日,在深圳召开的、由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邹留河教授主持的“人工角膜”的临床试验总结会议上的信息显示,“人工角膜”产品是组织工程的前沿产品,愈后效果已接近人体角膜,可以替代人捐献角膜。“人工角膜”产品的研发成功,将极大解决角膜供体不足的问题,使成千上万角膜患者重见光明。

“目前,国际国内进行人工角膜研发的机构不少,但大多止步于临床试验阶段。此次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高科技角膜产品,完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在国内申请了相关专利。”工作严谨的张斌谈起公司与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联合研制成功并已完成临床试验的产品时,语气里充满自豪。

张斌透露,下一步,“人工角膜”产品将进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等相关程序,最快一年后就可以量产。

分享到: